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03章、用魔法打败魔法? (第3/6页)
杨廷和、石珤他们讲经时,举例子大多都是上古或前朝典故,没有像王守仁这样拿自身经历举例的。 王守仁立刻又肃然起来:“《大学》言: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此谓知本,此谓知之至也。知本则知至,何为本?《大学》开篇又有言,物有本末,事有始终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致知在格物,物之本末、始终,又何者当厚,何时当薄,如何去格?” 这段话朱厚熜听出一点味道来了。 大意他是知道的,无非是说要注重事物在根本与旁支、在开始和终结之间的侧重、先后。 《大学》里就是云里雾里地说知道什么是根本就能达到有智慧的状态。 那事物的根本又是什么? 没说了。 回忆起王守仁之前说的:什么叫意诚、心正、身修,《大学》里都讲得明明白白,或者说朱熹这个理学大宗师已经解释得明明白白。 但要达到意诚境界的致知呢?达到这个境界的象征就是知本,而方法途径就是格物。 但关于怎么格物呢? 没任何解释,就一句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 这触及到了理学与心学的根本分歧:大家的共同目标仍然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大家都认可修身是根本。 但怎么修身呢? 所以王守仁今天讲的是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。 上至天子,下至庶人,全都是以修身为本。 “遥想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